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欧美“营地教育模式”已深入京城青少年

发布时间:2017-04-27 18:26:00 点击数:

营地教育作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外的一种新型社会教育模式,因其对青少年成长产生的重大影响,而被世界各地的家长所重视。任何人,不管是身体、心智有残缺,还是在受重疾病贫穷所困扰,都不应该被剥夺参加营地的权利。这是“Camp for All” 的意义所在。

青少年素质教育时下俨然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但是长时间却无法真正找到破解的办法。同样也一直在寻求破解之路的北京团市委,去年发起了“北京国际青年营”项目,希望用在欧美国家流行的“营地教育”模式,帮助广大青少年建立起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提升本市青少年的独立生存能力和意志品质,成长为拥有健全人格的下一代。短短一年多的发展时间,这种新型的“营地教育模式”已经初露峥嵘。

青少年素质教育需求强烈

20年前,在一篇《夏令营中的较量》的报道中,中国孩子和日本孩子在独立能力和意志品质方面的强烈对比引发了一场空前规模的对于中国教育的大讨论。这篇报道中中国孩子不尽如人意的表现尽管有以偏概全的嫌疑,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为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擂响了战鼓。但20年过去了,我们看到,这种情况在很多地方尤其是城市里面依然没有多少改善,家长[微博]对独生子女的宠爱、学校对学生安全的担忧、青少年活动场所的缺失继续制约着素质教育的水平。同时,城市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也令人担忧。教育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05年起,大学生的肺活量、握力水平、速度、爆发力、力量和耐力素质水平持续下降。与1985年相比,2010年大学生肺活量下降了近10%。2012届北京高中毕业生体检报告显示,完全合格的学生仅占一成。

针对这一尴尬现状,北京团市委副书记郭文杰告诉记者:“团市委一直在思考,有没有一种载体能够去弥补素质教育中学校和家庭的不足,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形成互补,去培养身体强健、人格完善、对社会有益、跟上甚至引领时代的青少年,让他们能拥有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生活理念,树立社会责任心和进取心,构建丰富的社会关系,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与理解能力,充满包容性,并学会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肯吃苦,能拼搏。”

“营地教育”成为突破口

在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中,我们找到了答案:营地教育。营地活动在西方国家发展了一个多世纪,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已经成为教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美国有大约1.2万个营地,其中有7000个住宿营地,5000个非住宿营地。每年有逾1000万美国儿童和青少年、100万成年人参加营地活动。有数据显示,在美国,80%的人在青少年时期曾经参加过营地活动;64%的女CEO参加过女童军的营地教育;92%的人表示营地能帮助他们面对未来成人世界的挑战。而在有些国家和地区,营地教育甚至纳入了中小学生的学分课程体系,每个学生每学期必须有5天的营地生活学分。”郭文杰表示。 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论证和筹备,北京团市委决定发起“北京国际青年营”项目,建设一个融参与性、实践性、引导性、环保性、开放性于一体的综合营地,致力于为青少年素质提升和发展提供创新手段和实践场所,让青少年走进自然,在蓝天、青山、绿水、阳光和伙伴的陪伴中,强健体魄,建立自信心,培养独立品格和意志力,提高领导力和社交能力。

露营天下小编语:从我小的时候就喊着素质教育,到现在终于迎来了真正的素质教育。

来源:露营天下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内容或图片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电话:15810334530谢谢!

分享到60.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