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渠道中,总会或多或少的听到、看到关于欧洲、美国、澳大利亚乃至于我们邻居日本、韩国的房车及营地行业有多么发达,“几万个营地,每年数千万的参与人数”,很多游客并不像传统的景点游客那样,来一次差不多今生就不会再去,而是反反复复的会去多次。那么,为什么在这些地区营地为什么受欢迎,营地的核心吸引力在什么地方?
旅游产业的本质
旅游产业是适应旅游活动的需求而出现的,并反过来推动着旅游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使旅游产业的发展充分满足不断增长的人们对旅游的需求,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以前对中国旅游发展的回顾及分析,大多着眼于纯文化和史学角度,而很少从经济这一层面进行剖析,旅游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而也正是旅游的经济性决定了旅游文化性及其他相关属性的广度和深度,特别是旅游业作为一个重要产业部门,它在我国的发展趋势如何,尤其是在如今旅游产业急速发展的背景下更是其中各个环节的参与者非常关注的,在我国,不可能完全因循西方的旅游发展模式,也不能在已有的传统模式里封闭桎梏,而要对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正确的估计和判断。
对于旅游核心性质世界各国的专家有不同的表述,但有一个很明显的共识:旅游的本质是满足人们精神世界的需求,具有很强的文化性质,其经济性质只是一个帮助满足这些需求而派生出来的分支。实质的推动过程中应当是对于各种属性进行均衡推动,一个有影响力的经营良好的景区和营地,一定是经济性、社会性和文化性兼顾的。
营地旅游的几个核心特征:
基于以上对于旅游的核心性质的分析,不难得出营地类旅游的几个主要核心特征。
1.营地旅游是人类在社会闲暇时间进行的旅行
除了自然的生活空间之外,时间也是人类发展的线性空间,在这个线性空间内,人类的活动时间主要是分为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其中分布在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分类的旅行都是存在的,显然在劳动时间里的那些旅行不是旅游,那是生产劳动。在闲暇自由时间的旅游是肯定存在的,如那些游山玩水的活动,这也是学术界的共识;因此,在自由时间的两个分类里,都是有旅游活动存在的。这样,我们把旅游在人类的社会时间里产生了一次性质的变化,旅游是人类在社会自由时间进行的旅行。
营地旅游是人类消费性的旅行
从旅行的经济属性来看,营地旅行应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种基本类型。旅游相当于把在居住地的活动移到了异地,需要大量的消耗以满足自身的需求,我们看到,营地旅游是具有消费性的,而且消费性是旅游的经济属性中的根本属性。其它三个过程的旅行分别属于生产活动或是商业活动的范畴,应分别叫做“生产旅行”和“商业旅行”,它们的目的是创造价值和赢利,和消费性的旅游性质是不一样的。所以说,旅游是消费性的旅行。旅游的消费性也是目前学术界普遍接受的。从旅行经济属性来看,人类在自由时间里进行的旅行并不都是旅游,因为在自由时间里同样有生产的、商业的旅行,只有那些以消费为根本经济属性的旅行才属于旅游的范畴。
3.营地旅游是人类追求社会文化差异的旅行
前面分析过,旅行的追求社会文化差异是其基本属性之一,同样也是旅游的基本属性之一。从旅游的自由时间性和消费性来看,旅游获取的东西虽然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但更多的是精神的,即精神文化,旅游是以追求“愉悦”为主要目的,恰恰强调了旅游的精神文化内涵。
4.营地旅游是追求心灵回归自然本质的深度参与活动
营地旅游区别于传统的观光旅游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传统的观光旅游基本是一种无法深度参与的活动,绝大多数的游客基本是来了之后看看就走,来个一次两次的就不会再来,需求只满足于我来过了,拍几张照片而已,并不会停留下来进入到景区内所体现的真正的当地生活之中,营地旅游则不同,从国外营地行业发达的国家来看,为什么美国人、欧洲人如此的热爱营地,一生中会多次去同一个营地,从很小的时候开始,他们就跟随父母参与营地中的各项活动,学习在大自然中如何亲自动手去完成一些事情,例如搭建帐篷、动手烧烤、如何自助安放房车、与家人和朋友一起看星空、徒步、越野、骑自行车穿行于森林、在安静的湖面划船等等。这种经历带给人们的是逃离现实生活,重新回归大自然的感觉。
5.营地轻建设特征决定营地旅游区别于城市和传统景点的以舒适性为主的消费方式
营地建设有着明显的尊重自然、保持生态、尊重原有地理特征、轻建设的特点,因此,在营地的建设过程中很少会设置各种比较奢华的例如五星级酒店、大型的综合性活动建筑,如体育馆、运动场、电影院之类的内容,基本是以较小体量的建筑来实现这些功能,例如集成式建筑、木屋、集装箱建筑、大型的篷房等等,而居住的方式除了客人带来的自己的房车和营地配置的房车外,绝大部分也是采用移动的木屋、集装箱、篷房、帐篷等来解决,这些产品的特性决定了居住空间狭小、较为局促,并不是很舒适的特点。因此,营地强调的是融入自然,居住只是一个达到解决基本需求即可。
中国式营地的核心吸引力
从以往各个行业在我国发展的历程来看,绝大多数都要经历一个中国化本土化的过程,营地旅游也是一样,通过大量的实例总结,我们认为,在中国投资建设运营好营地,应当试图从以下方面进行重点推进。
1.重经营项目内容建设,轻重型设施投入
从国内已经建成的营地来看,很多营地都会在初期投入巨资进行打造,建设很大体量的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精致漂亮的景观设施,管网、道路也不惜成本,建设标准很高,但是建成后却往往客流稀少,经营困难,这种情况通常是忽略了游客的核心需求,在目前中国对于营地感兴趣的人群基本是以中产家庭为主,初期到营地来玩是图个新鲜,住房车、木屋、帐篷等等都是为了体验一下,但是由于产品本身特性会导致客人觉得居住体验并不好,因此以后就不会再来,而营地的本质却是以居住体验为辅,体验营地内及周边项目为主的。
2.重独有资源特点挖掘项目,建设个性化营地
在实际经营过程中,除了具备基本的基础设施外,在营地的活动参与项目上下大工夫,增加各类的运动休闲、拓展、探险、亲子活动、徒步、儿童非动力乐园等等项目,并结合自身特点和资源做出本营地的固有特色和主题,而且项目尽量加大参与性和体验性,这样,游客才会建立归属感,多次的前来消费。
3.中外市场不同,营地经营重点也应相应调整
从实际情况来看,欧美市场有巨大的房车保有量,因此,欧美的营地并不需要购买大量的房车来供游客居住,因此,只要建设好营位、备好水电桩即可,但是,国内的房车保有量截止2015年底也仅仅才3万辆,因此中国营地初期就不可能靠着简单的出租营位来盈利,一定是加大各类项目的比重,以各种各样丰富的活动来支撑经营,由于中国国土面积大、地域辽阔,各类资源丰富、尤其是人口众多,公共交通发达,自驾车保有量巨大且自驾出行比例很高,因此,针对这些特点开展相应的经营,一定会有较好的收益。
4.中外旅游消费者的心态不同,提供优质服务是重点
欧美的游客从小就接受各种动手的能力培养,自助的能力很强,因此,在欧洲的很多比较大的营地,营地管理的人员通常也就几个人而已,大部分的营位租赁、房车泊车、洗衣、设施租赁、餐饮等等,游客自己会以投币、刷卡等方式自行解决,再加上欧美地区的人员成本很高,因此无需很多人的经营团队,而在中国,国人很强调被服务的意识,虽然很愿意享受自然生态的景致,但是却希望在很多环节上服务人员随时可以出现,并提供细致周到的各项服务,因此国内营地的经营团队人员必需足够才行,如何与经营成本相协调也是需要经营者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