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国家旅游局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业内专家认为,大众旅游时代要求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提升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催生新的旅游业态和市场。优化旅游交通体系建设,要在硬软件设施建设、景区品质提升、区域通达性等方面做工作,进而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行游关系紧密
交通运输与旅游业发展关系密切,“行”是旅游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游”的前提,旅游发展离不开交通支撑。旅游业发展也对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起到一定的拓展、引领作用。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秘书长冯奎认为,旅游的重要内容是“行”,交通运输解决的是出行问题,因而对旅游发展能够发挥基础性作用。交通条件与服务品质的改善提升,能推动形成旅游新线路,催生旅游新市场。
“一定意义上讲,交通应是旅游的先导产业和基础条件之一。”在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张奇看来,交通运输与旅游业关系密切,交通发达便利了游客出行,降低了出游成本,使得长途变短途、短途变常态,节约出行时间,丰富游览内容,改变旅游市场范围,重塑旅游经济格局。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张佑印说,自驾车旅游中,交通成为旅游产品的组成部分,“行”的要素得到充分体现,是行程中观景、娱乐等因素的载体。交通因素是旅游要素之一,是“游”的前提,旅游发展离不开交通的重要支撑。
支撑全域旅游
国家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全域旅游战略推进过程中,交通体系必须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形成更加有力的支撑。
对此,张奇认为,就全域旅游而言,交通应是将旅游者、当地居民、地方产业、特色文化及旅游资源进行有机串联的主线,不仅服务旅游,更要融合各业态,将旅游者出行度假化、休闲化,切实提高出游率、复游率,为深度游创造条件。突出服务于人的核心,为旅游企业产品创新提供支撑,为当地发展旅游经济提供基础环境,为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提供可靠保证。
冯奎分析,全域旅游分为全国、区域、线路等不同层面,要针对不同层面,提出综合交通运输的解决方案。要有部际协调的全域旅游交通运输支持计划,要以交通互联互通推动旅游线路“一路畅行”。各类交通运输规划要有利于促进全域旅游,为全域旅游带来更便捷、更经济、更宜人的体验。
张佑印说,发展全域旅游是以旅游为引领,带动工业、农业等与旅游融合发展,帮助当地树立旅游新形象,打造更多宜居宜业宜游的目的地。加强交通对全域旅游的支撑作用,要提升景区品质,增加新的吸引物;要提高服务水平,让游客觉得舒心放心、周到便利;要强化区域打造,整合区域内资源;增强可进入性,让游客进得来,又能便利到达各个节点,疏散有效,连贯顺畅。
加快融合发展
对于如何更好地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相关专家学者也提出了意见建议。
冯奎提出了“游到哪,通到哪”和“怎么走,就怎么游”的问题。“游到哪,通到哪”是指在交通规划中,要充分考虑旅游因素,根据旅游发展需要,在重点旅游城市、黄金旅游线路、精品旅游景点等,制定旅游导向型的各类交通规划。“怎么走,就怎么游”是指要积极发展与各类交通工具、交通线路、交通方式相关联的旅游产品。如自驾游可以与风景道体验旅游相结合,河海航行、空中飞行等都可以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张奇建议,一方面要加大旅游交通建设的投资力度,建设更多的机场、高铁、高速公路等;另一方面,要有目的地加强对旅游目的地的交通覆盖率,完善成网成片、互通互联的交通线路。规范管理,降低通行费用,提高服务水平。
“旅游交通建设除了强调交通的旅游功能,还应强调其吸引物功能,通过打造景观廊道、经典线路等,增加吸引力,提升旅游体验。”张佑印指出,旅游交通服务水平体现在软硬件两方面,一是加大基础性设施建设,扩展基建功能、丰富交通工具种类等。二是在语言服务、物品供应、人员素质等方面综合提升,让旅游切实成为展示当地形象的一个窗口。
来源:国家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