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驾攻略 > 房车旅行

5个人,2辆车,看我们如何自驾穿越南极大陆

发布时间:2018-01-31 07:58:00 点击数:

世界地理版图上最南端的一片大陆

自然条件特殊,极度严寒

以致拒绝了几乎所有生物

然而在探险者眼中

非凡的艰险里

有着常人无缘得见的瑰丽风景

一百多年前

罗伯特·斯科特用胶卷记录下了人类历史上

最具挑战的南极探险

这一次,我们将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

透过手机镜头

见证一场史无前例的南极穿越

5个普通人,2辆改装车,6个月的准备时间

充满冒险精神的极地探索之旅

就此展开

(底图来源于网络,图上路线由此次南极探险队员绘制)

“ 打开手机 导航去南极 ”

南极很远!如果你从北京出发,需要先搞定签证,穿越大半个地球来到南美洲国家智利最南端城市蓬塔·阿雷纳斯。再搭乘一架军用运输飞机,飞越世界上宽度最大的德雷克海峡,抵达位于埃尔斯沃思山脉赫里蒂奇岭峡谷内的联合冰川营地。到这里,南极探险的旅程才算刚刚迈出了第一步。

南极又很近。当飞机降落在位于联合冰川营地的蓝冰跑道上,缓缓开启舱门的那一刻,才让人突然意识到广袤而严酷的南极大陆,就这么真实地出现在眼前。

由于乘坐的IL-76型号的军用运输机自身重量过大,无法支持在雪地直接降落,因此联合冰川营地的工作人员们专门为其修建了一条独一无二的蓝冰跑道。

在营地,你甚至可以体验到在冰雪之上骑自行车的乐趣

在旅游业已经非常成熟的今天,抵达南极已经算不上什么难事。只要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再加上可接受的预算,一次触抵南极圈的邮轮之旅,就可以让你见识到憨态可掬的企鹅、海豹,巨大的鲸鱼和纯净的蓝冰。但是,这一次,我们选择了一种更加任性的方式——依靠手机导航,自驾从罗斯冰架出发,穿越神秘的南极点,直抵龙尼冰架!

南大洋是世界上唯一完全环绕地球却未被分割的大洋,在这片水域之上,有环绕着南极大陆的“咆哮西风带”和由西风吹动海水所形成的“南极绕极流”。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天气的骤变将为进入南极的人类设置一道又一道恐怖的“鬼门关”。好在我们此行的起点,世界上最大的冰架---罗斯冰架,拥有还算稳定的气候条件。

于是,在一切准备妥当之后,我们这个团队便依靠着HUAWEI Mate 10系列中安装的专业定位软件,开启离线导航模式,向南极点进发!

“ 传动轴被拧断 面前却是高山 ”

为了适应极地环境,在出发前我们已将自驾车辆海拉克斯经过ARCTIC TRUCKS改装制造,配置成为了拥有44寸定制轮胎,使用抗低温航空燃料的极地探险专用越野车。2车5人携带着行程所需全部给养备件和装备,以满重10吨的重量艰难前行。

南极大陆有三条主要山脉,其中从维多利亚地延伸到威德尔海的山脉被称作“横贯南极山脉”。它是东南极洲和西南极洲的分界,也是我们此次穿越之行中,遇到的最大障碍。

随着海拔由200米一路升高到3000米,天气条件也越来越差。由于积雪太深,车辆发动机的扭矩被放大了两次,使得前车的传动轴被拧断。一时间,所有人都开始慌了起来。在这片鲜有人类足迹的荒原之上,我们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装配好安全绳后,所有人都被迫下车。懂得技术的伙伴,随即依靠随车携带的发电机和电焊机进行紧急抢修。还好,有惊无险,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排除了故障,而由于在户外久待导致电量耗损的Mate 10系列在超级快充模式下,也几乎恢复了满格的电量。于是,我们再次信心十足地踏上了征途。

历经波折,我们终于攀上南极高原。极目扫过之处尽是那片时刻被狂风暴雪、极寒气候反复塑造的,广袤无边的白色沙漠。沐浴着24小时的阳光,脚踏着2.5公里厚的亿年坚冰,我们向前迈出的每一步,都可能进入从未有生命涉足的地域。

“ 沿着先驱之路 险中求安 ”

冰裂隙,是南极内陆最危险的地况之一。由于冰川各部在流动过程中产生流速差异,导致冰体破裂犹如无底洞,可轻易将人和车吞没。且由于厚厚白雪的掩饰,在“中招”之前是完全看不到的,极度危险。

冰裂隙需要非常专业的测绘设备和丰富的经验才可以准确判断,而对于没有携带专业冰裂隙测绘设备的我们来说,为了车队安全起见,我们只得遵循前人的脚步,沿着“阿蒙森补给路线”小心前行。

阿蒙森补给路线,是1911年,首位登上南极点的挪威探险家罗尔德·阿蒙森由罗斯冰架到南极点所走的路线,途中设立了若干补给站,故后来的探险家很多都把此路线作为通往南极点的首选。

虽说有前人道路的指引,但在南极这样一个纯白视界里想要找准方向,难度可想而知。好在有Mate 10系列自带的GPS功能,搭配可维持手机正常运作一整天的超强电池续航表现,引领我们顺利通过冰裂隙地带,继续向南极点挺进。

“ 我们被南极的暴雪 埋在了帐篷里 ”

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南极大陆会迎来短暂的夏季。尽管阳光充足,我们还是体验到了南极内陆地区平均-30℃左右的低温天气。在酷寒之中,长时间驱车跋涉,让我们都有些精疲力尽。于是,我们决定先原地扎营一晚,第二天再组织其他活动。然而,当晚我们就被暴风雪搞了个突然袭击!

猛烈的风暴裹挟着冰雪,压垮了我们的帐篷,使得所有人在睡梦中被压醒。在确认无人员受伤之后,大家赶忙起身整理帐篷睡袋和重要设备,并回到车里躲避风雪。直至清晨,一夜风雪归于平静,当我们准备根据手机导航展开南极点的测量工作的时候,才猛然想起昨夜忙乱中被遗忘的手机。

对于不惧严寒,性能不减内地的Mate 10系列来说,卧雪一夜并没有影响它的正常功能。出色的抗低温表现着实给我们带来偌大的惊喜。更有意思的是,在此次南极之行中,我们先后遇到了来自哥伦比亚探索频道的探险团队和一位来自挪威的独立探险家。简短的寒暄过后,我们竟然在众多的专业设备中,发现了十分眼熟的同款手机。看来,具有强大导航功能而又皮实抗冻的Mate 10系列已经带着国人的骄傲,走向了世界。

由于南极点上面的冰盖以每年10米左右的速度移动,所以科学家们会在每年的12月31日重新测量南极点的具体位置,并立上标杆。

当我们哆哆嗦嗦地举着手机,终于抵达南极点的那一刻,GPS定位数据让所有人都沸腾了。站在这颗蔚蓝色星球自转轴心的最底端,日升日落,南北西东,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没有多少意义。时间与空间的独特性,让人刹那间仿佛窥探到了地球最初的样子,没有乱世纷扰,只剩洁白一片。

感谢科技的发展,让我们靠着手机导航,驱车顺利抵达了南极点。很难想象,在遥远的1912年,罗伯特·斯科特南极探险队是如何直面狂暴的风雪,忍受饥饿和冻伤的折磨,完成了这场奇迹般的跋涉。在仅存的影像资料中,可以看到山脉前静立的一排帐篷和休整中的探险队员。而透过手机镜头,在同样的地点,则是不断行进中的改装汽车。不知道,再过百年之后,无畏的南极探险者们又将怎样记录下这片令人心醉神迷的南极大陆。

一百多年前,探险家斯科特在南极拍摄的照片

(极地探险家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摄于南极,图片来源于网络)

百年之后的同一地点,HUAWEI Mate 10 Pro记录下的精彩瞬间

作为拥有双f1.6大光圈、徕卡双镜头加持的Mate 10系列来说,在应对南极景色所附带的冰雪强烈反光、夏日极昼现象、超强紫外线光照等极端问题方面可以说是游刃有余,其拍摄的照片清晰度高,质素优秀,堪比专业相机。尤其是AI技术的加入,可针对场景做参数和色彩优化,使得手机可在独特的雪景模式和其它12种拍摄模式之间自动切换。无论何种极端环境,都可轻松应对,随手记录下世界尽头的极致之美。

“ 随风消逝的车辙 书写下历史 ”

结束南极点的短暂休整后,带着即将完成自驾梦想的激动心情,我们踏上了此次旅程的后半程:南极点—龙尼冰架。虽然从罗斯冰架跨越南极点直至龙尼冰架的旅程曾被分成若干段由前人探险家们进行过探索,但这样一条完整贯穿的自驾线路在人类南极探索的历史上还是头一次,我们即将书写历史!

又经过了一天左右的驾驶,我们终于抵达此次南极自驾穿越的终点—龙尼冰架。但在经历了这么多天的艰苦卓绝后,怀着对人类文明的极度渴望,我们还没来得及感受创造历史的成就感,就迫不及待的继续驾车向40KM外的联合冰川营地进发。

要想到达营地,必须经过大陆架和冰架的交界处,然而厚厚冰雪的覆盖使得仅凭肉眼根本无法分辨交界边缘,这就为返程带来了难度。幸好Mate 10系列配备科学家专业地图包GPS软件,可轻松分辨地理界线,即使身处极地,也可自在随行。顺利返回联合冰川营地,洗个舒服的热水澡,躺在舒服的床上,在对人类文明的极度赞美中,我们此次南极自驾穿越之旅也就结束了。

从五彩斑斓的南美之境到纯白视界的世界尽头,Mate 10系列出色的拍摄表现为我们记录下无数震撼人心的瞬间,而这种不断探索极致的精神更是根植于Mate 10系列强大的品牌基因中。

HUAWEI Mate系列打卡“世界三极”,勇敢探索极限。图为Mate 9系列拍摄的北极照片。

图为HUAWEI Mate 9系列拍摄的珠峰照片

无论是南极的极限穿越、北极的严寒考验

还是登上世界第三极

接受珠穆朗玛峰高海拔极端环境的挑战

Mate 10系列总是作为最可靠的伙伴

陪伴着无所畏惧的探险者

不断突破自我,体验极致人生!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内容或图片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电话:15810334530谢谢!

分享到60.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