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平昌冬奥会的圣火刚刚熄灭,中国正式进入冬奥会周期。政策红利加持下,冰雪运动与冬奥会一起大火。如何将冬奥会与当前同样很火爆的素质教育相结合?有着多年“双语小记者”项目经验的北京外语广播教学节目部主任李杨或许可以告诉你答案。本文根据其在“中国营地教育跨界之路”第二届营地教育与营地规划高峰论坛的演讲整理而成。
李杨演讲实录:
我是媒体出身,做了一个“双语小记者”的项目,也是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体系下的。关于教育这一点大家可能是共通的,就是最终的目的都一样。
在说到双语小记者项目之前,先谈谈我个人对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的理解。在90年代初期,我上小学的时候中国已经提出说要发展素质教育,那时候我们学校有个非常正式的牌子,叫素质教育示范学校。但是20多年过去之后的今天,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带给孩子的价值究竟是什么?仍然是大家热议、争论的话题。
我个人的理解是,素质教育本身并不应该去脱离现在所谓的学科教育,也就是应试教育,它应该成为系统地培养孩子综合能力的教育方式。而这个综合能力不仅仅可以去提升孩子们的综合素养,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完成学科教育。
所以从2015年开始,我们就打造了双语小记者的概念,或者可以称为IP。双语小记者究竟是什么?
这个视频记录了从2015年到现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双语小记者从走进校园到把孩子带出校园去尝试各种课程,尝试各种活动实践的记录。通过三年的摸索,我对双语小记者做了以下几个词的总结:记录、传播、探索、激发、历练、圆梦。
记者这个职业的特殊性给予了这些孩子一些优势,双语也帮他们打开了更好的国际视野。我想给大家说说下图中这个孩子的故事,她算是比较早的一批加入我们的小记者,现在已经是一个八年级的学生了。她是非常有语言天分的孩子,还会跳街舞、画画、抖空竹等等,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在第一次参加活动的时候,在舞台上紧张到吐了,他的妈妈和姥爷在台下就觉得怎么会这样,孩子那么优秀怎么能是这样的表现。
恰恰是因为她的自信心不够,把每一项的优势没有办法去综合地呈现出来,最后有了这样的状态。但是经过两到三年的活动实践,经过和我们的交流,在2017年她跟着我们一起采访了英国的驻华公使,也采访了丹麦的前首相,也采访了歌手孙楠,还在北京国际设计周的分会场做了公开演讲,也被央视的少儿频道选中去当了节目主持人。就在两周前,新丝路少儿模特国际大赛还专门邀请她去现场做了主持。
我举这个孩子的例子,还是想分享我刚刚和大家提到的综合能力的概念。其实我们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是很优秀的,他们身上有非常多的闪光点,但我们会发现这些闪光点是不聚拢的,是没办法形成主线的。我们想要做的事情是首先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去帮助他们自己把零散的闪光点聚成一道亮光,从而散发自己的光芒。
我相信多好的理念都是要能够落地才具有传播的意义,接下来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两个承载着这种理念的项目。
“我的冬奥梦”双语小记者全国选拔赛
第一个是“双语小记者+冬奥”——“我的冬奥梦”双语小记者全国选拔赛。“我的冬奥梦”其实是在北京冬奥组委的支持下面向全国中小学生的大赛,这个大赛是集合了冬奥知识、英语演讲、记者能力展示等能力的一个比赛。
其实“我的冬奥梦”的前身是由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叫“青少年英语才艺展示大赛”,2015年的时候正值北京和张家口联合申办奥运会,我们就把大赛升级为以“我的冬奥梦”为主题,并且是以双语小记者的形式进行的选拔赛,当时是覆盖了全北京市的200所中小学校,把大赛的海选阶段放在了学校。去年的时候是把很多环节放到学校内部去举行,最终也是从学校选拔出了全北京大概5000个孩子进行校外的比赛环节。
北京冬奥组委会也会在之后陆续推出一系列奥林匹克教育的相关项目,从京津冀地区辐射全国。冬奥组委会将在全国至少1500所学校设立冰雪运动项目,覆盖的人群至少超过200万,“我的冬奥梦”大赛未来也会根据这样的走势,从北京辐射向全国。2018年大赛会再次升级,由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和新华网联合主办,这也是为了更好地把大赛推向全国,在多家政府单位的支持和指导下,逐步向华东、华北、东北、西北等区域扩散,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非常希望更多的社会力量给予支持和协作,让大赛能够更好落地。
这就是刚才提到的冬奥进校园。
因为十九大报告已经把北京冬奥会划为非常重要的词条,意味着在未来几年冬奥一定是国家的重点项目之一,我们也知道在申冬奥的时候我们向国际奥委会提出过“三亿人上冰雪”的承诺。上冰雪的概念不单单是说孩子对冰雪运动的参与,还包括冬奥知识以及文化的传播和普及。所以冬奥双语小记者的概念实际上是在集合了国家政策导向以及官方媒体的公信力双重的优势下,我们更容易和教委、学校、奥组委的单位达成合作,将我们的概念带进校园。我们会在学校设立记者站,或者把相关的课程带进学校,再把孩子从学校带进比赛的舞台上。这些孩子最后会以双语小记者的身份回到学校,传播冬奥以及我们的大赛和品牌。
双语小记者联盟
双语小记者联盟是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第二个项目。这个项目也可以说是大赛的升级产品,是我们举办大赛这么多年的过程当中逐步积累形成的。它其实是符合了B端客户、教委或者学校的需求。大家提到营地教育的时候都会提到素质教育和社会综合实践,因为教育部提出社会综合实践会是社会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也会是教育改革的战略主题,所以这么多年以来教委和学校一直在寻找适合孩子们的实践课内容。我们双语小记者的概念实际上具有了这几个优势:
第一,官方媒体平台。我们具有公信力,所以对于教委、学校来说更容易去接纳或者达成合作。
第二,成体系的专业课程。我们知道新闻专业的课程相对成熟,所以我们在研发、修改它成为青少年适合接受的课程时,会方便一些,这帮助我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成体系的课程,能带进学校或者带给孩子。
第三,多元化主题社会实践。我们说的对家长和学生的需求上的满足,其实是个人综合素养或者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现在这代孩子家长的年龄大概是70后或者80后,这两代人非常明白综合能力对于一个孩子的重要性,但是他们经常没有办法去选择或者很犹豫,是因为他们苦恼于如何把综合能力的培养和锻炼跟现有的学科教育去平衡或者说去融合。其实就像我刚才说的,素质教育和学科教育不应该是对立或者剥离的,所以我们希望通过我们带给孩子的教育方法或者锻炼,比如记者本身就应该具备的听说读写的能力、逻辑思维的能力,还有领导力、自信力的提升,有效沟通的能力等等,这些能力是可以帮助孩子们去整合自己在学科上的优势,和学科以外的优势,最终形成综合的优势。
我是媒体人,做了很多年的记者,我自己心里很明白,记者的特殊性就在于非常容易跨界。比如说记者+体育,可能就变成了体育界的记者;记者+科技,我可能就会了解很多科技领域的东西,我就是科技记者。双语小记者也是一样的,我们提出的多元化主题社会实践,就是希望他们能接触不同的领域,也就是说双语小记者变成了文化记者、科技记者、教育记者、国际记者等等。他们以小记者的身份去各个领域学习探索更多的知识,探索更多的内容,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做了三年多双语小记者之后,我很骄傲,孩子、家长包括学校,反馈都是非常正面、积极的,而且很重要一点是所有的会员对我们的黏性是非常大的。双语小记者的课程体系是一个非常完善的、成系统的课程体系,是可以进阶的。我再介绍一个姑娘,她已经大二了,但到现在还在跟着我们。这个孩子叫曹逸爽,跟着我们参加活动的时候大概是高一,那时候就读于人大附中,现在已经是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大二学生了。
有一个细节我印象特别深刻,她高二的时候,我们派她去参加了在澳门举办的联合国南南合作高峰会议。当时她采访南南合作局的局长,局长在回答她的问题时说到了中国政府对于扶贫贡献的时候,他自己忘掉了一串数据,他在回忆数据的时候,曹逸爽给了他一串很精准的数据。她说“我是一名记者,在采访您之前做足了功课,而且我现在对于南南合作的很多话题都很了解。”
最后我想说的就是很简单的一个概念——“1+1>2”。我没有真正意义上说已经跨界到营地教育,但听完大家的分享,我们其实有非常多的地方是共通的,是可以去相融合的,可以去协作的。我相信任何一个单独的个体或者项目都有能力的有限性,当能找到更好的合作,更好的融之后,可能性就是无限的,而且一定是“1+1>2”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