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姜堰区创新设立旅游巡回法庭、旅游监管分局,开通姜堰至扬州泰州国际机场候车厅专线巴士,古罗塘文化旅游景区增设大巴停车位,完成天目山遗址公园规划……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姜堰区正全力推进。今年1至2月,姜堰区接待游客128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3.2亿元,均同比增长10%以上。
现今,旅游业已发展到以全民旅游和自驾游为主的全新阶段,传统以抓点方式为特征的景点旅游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大旅游发展的需要。“自助游兴起,很多游客不会按照旅行社指定线路,去看哪个景区、住哪个酒店、在哪里吃饭……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需求走。”姜堰区旅游局局长王斌说,在这种趋势下,发展全域旅游势在必行。
姜堰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围绕“大景区、大旅游、大产业”的发展思路,高起点规划,高定位开发,逐渐形成“溱湖生态旅游区”“城区文化旅游区”两大板块和“乡村休闲旅游”“宗教禅修旅游”两大旅游集群。去年以来,溱湖生态旅游区“一湖(溱湖)、一地(溱湖湿地)、一镇(溱潼古镇)、一城(泰州华侨城)、一园(农业生态园)”为重点的湿地生态旅游核心区效应凸显。城区文化旅游区板块以古罗塘文化景区为依托,加速构建“两线四区”的旅游格局,“两线”即水上生态游览线、历史人文游览线;“四区”包括古罗塘旅游景区、人民公园休闲街区、宗教艺术街区和天目山文化街区。与此同时,姜堰区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并推出旅游宗教产品和新路。
全域旅游,不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发展还要靠项目带动。该区深入实施“项目带动、合力兴旅”战略,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扶持政策,设立了总额为1000万元的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全域化布局特色旅游项目,全面提升姜堰旅游的综合竞争力。如落户溱湖旅游度假区的海洋世界项目,计划总投资1.2亿元,遵循国内外大型海洋馆的先进设计与经营理念,是集水生物展示、海洋动物表演、科普教育、旅游休闲、娱乐购物为一体的大型海洋主题公园。该项目去年3月28日对外开放,开业7个月就接待游客近13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950万元。
“田园综合体”是助力“全域旅游”的新业态。姜堰依托溱湖大道、沈马路、美丽乡村、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等,兴建了小杨人家民宿、溱湖绿洲房车露营基地等一批休闲、娱乐、露营设施,为游客提供度假、游乐服务,大力发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要内容的精品民宿,吸引了大批游客。溱潼镇湖南村最具代表性,该村现有从事农家乐、民居民宿、旅游商品及农副产品销售的商家及摊点近100个,有600多人服务各旅游景点,年接待游客2万多人次,村集体收入300多万元,村民人均收入2.3万多元,其中30%以上的收入来自旅游业。
“酒好也要勤吆喝。”溱湖旅游度假区党工委书记王荣明深有感触地说,发展全域旅游要扩大品牌影响,持续鼓劲造势。近年来,该度假区开展旅游市场深度拓展,借力上海银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宣传,借助“江苏旅游新干线”春季旅游新品推介会等活动,掀起了一波波“旅游+”热潮。目前,溱湖旅游度假区已与2200多家旅行社及同程、携程、驴妈妈等十多家旅游电商、数十家车友俱乐部签订旅游合作协议,覆盖全国19个省(市)。去年,度假区共计接待游客213.33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2.5亿多元。度假区还获批“江苏省首批中华文化海外交流基地”、“省体育产业示范基地”。
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助推旅游业持续升温。统计数据显示,姜堰全区年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直接收入,从2003年的20.6万人次、1.89亿元分别增长至2017年的698.3万人次、17.6亿元;旅游发展带动就业2万多人,景区周边居民人均年收入从2003年的4718元增长到2017年的2万多元。
来源:泰州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