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发布关于提供非法社会组织活动线索的公告,相继公布了多批非法社会组织名单,其中在第二批42 家未在民政部门登记的涉嫌非法社会组织中,“中国房车工业协会”赫然在列。
关于这个所谓的房车行业组织,听起来十分耳熟,想必组织发起人也有意让我们将其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房车委员会混淆不清,这种典型的“山寨思维”俗套却实用。然而我们对这个组织所知甚少,这种潜伏在暗的非法社会组织到底对行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难以估量。
组织圈套
“中国房车工业协会”此前虽未明目张胆地组织房车展览、论坛 会议,但以所谓的官方组织混迹业内,利用“政府资源、人脉关系、会议平台”等为卖点招摇撞骗想必不计其数。如此逼真的组织名称凭借会员费用、活动经费、证书费用等,生存土壤肥沃。
很多新入行的房车企业想要迅速建立业内认可度及知名度,自然渴求所谓官方组织颁发的证书,以此作为招牌,有些企业在明知对方是假组织后仍然乐意为之,可以说是行业的“买单者”给了非法组织生存的基础。此外,这些非法组织还有一群帮凶,那便是拿钱就发通稿发软文的媒体和帮忙站台的名人,这其中的确存在很多不知情者,但“不知者不罪”在法律面前是悖论,正是有了官方媒体和名人的加持,“中国房车工业协会”这类非法组织才能以假乱真。
业内清扫
诚然,“中国房车工业协会”的名号 的确难以辨其真假,房车行业目前的市场 和国家职能部门管控又尚未形成规范化体系,这一组织的曝光为我们从业者敲响了警钟。
许多非法组织都没有固定办公地点,利用互联网操作团队运营业务,国家职能部门在缺乏有力证据之前难以将其定罪,进行取缔处理,此时从业人士必须站出来清扫业内毒瘤。首先作为媒体要学会分辨诸多机构组织的性质,尤其对“国字号”大头衔持谨慎态度,了解其经营业务后再进行客观报道; 其次,业内知名人士是掌握权威的一类人,拥有行业话语权就要为行业负责,不轻易为组织站台发声,引导大众正确认知;最后,目前各系统的房车官方协会、委员会更加责无旁贷,自我监管的同时也要进行业内监控,发挥协会体系作用,实施有效措施和监管机制,揭露非法组织行径。
规范之需
民政部目前已公布五批达数百家非法社会组织,数目与头衔都不免让人咂舌,巨大的利益背后必然是巨大的监管漏洞。近两年关于房车与露营的政策不断增多,但详细的管控制度、明确的条例依旧缺乏。行业发展之初,存在太多的漏洞可钻,许多政策也只能在问题出来之后才能得以补充。
从房车企业的粗放增长到房车协会组织的接二连三滥竽充数者屡见不鲜,或许我们该反思为行业重塑一个秩序。或许目前出现一个全面统筹房车事业的政府机构比较难,但由官方组织及媒体、专家联手制定一套信息公开、全民监督的线上体系或许可行。新成立的协会组织不仅需在民政部登记,还需在网上公示申请资质,在全国协会体系中得到监督管理,形成业内标准,逐步向行业的规范化靠拢,引导房车行业稳定有序发展。
来源:越野E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