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营地教育为何风靡全美?孩子入营应注意什么?

发布时间:2018-09-29 06:48:00 点击数:

当大家看到“营地”二字时,脑海中可能会立刻浮现出帐篷和篝火,以及大自然的花香鸟语。野外露营作为一种独特的休闲娱乐方式,早已被大家所熟知和喜爱。但是提起营地教育,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美国营地协会1998年给营地教育的定义为:“一种在户外以团队生活为形式,并能够达到创造性、娱乐性和教育意义的持续体验。通过领导力培训以及自然环境的熏陶帮助每一位营员达到生理、心理、社交能力以及心灵方面的成长。”

简单的说,营地教育就是一种体验式教育。它与传统的夏令营和冬令营有着一定的区别:夏令营和冬令营往往没有固定的营地,营地教育更强调有固定的营地、营地建设、营地运营等等。

据美国营地协会统计,目前美国有大约1.2万个营地,其中有7000个住宿营地,5000个非住宿营地。一项针对美国成功女性的调查显示,80%的人参加过营地活动,64%的女CEO参加过女童军的营地教育,92%的人表示营地教育能帮助她们面对未来成人世界的挑战。

那么,美国营地教育具体是如何运行的,又是如何让孩子终生受益的呢?

增强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我认知

相对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而言,营地教育这一社会教育模式,在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科学技术普及、文艺体育培养、劳动技能锻炼、习惯养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有调查显示美国一年超过1000万的儿童及青少年在营地参加活动使得自身技能得到成长和锻炼。96%的美国孩子认为夏令营对于他们成长有益,通过与大自然接触,学习各种生存技能,增加对社会的认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展示领导才能,培养团队精神,锻炼独立性。

在过去的营地教育运营案例中,我们也遇到过许多正面的例子。

Chris来自深圳,已经连续三年参加YCMA的夏令营。小学二年级时,他在妈妈的陪同下参加了两周的通勤夏令营,和妈妈一起体验了两周纯美式生活。第二年,Chris先参加了一周通勤夏令营,再参加了一周住宿夏令营。今年,他直接参加了两周的住宿夏令营。

Chris的父母日常非常注重对他英文能力的培养,夏令营让Chris能够融入到语境当中,学以致用。并且,随着营地生活的潜移默化,Chris也从一个害羞的小男孩变得阳光自信,收放自如。

Chris的父母表示,会让Chris每年参加两周的住宿营,直到中学。

Evan 9年级,英文流利,今年夏天参加了领导能力夏令营。在营地里,Evan 经过培训拿到了急救资格证书,同时,他也要帮助协调安排其他低年级营地的孩子的活动。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Evan 因为夏令营理论基础和培训课程比较多,Evan 有些抵触,但经过一些活动的策划成功、营地的深入体验,Evan 收获颇丰,希望能够进入更高级别的课程,在将来也希望能考取正式的营地带队老师资格。

不少孩子在参加营地教育之前从未离开过父母,而在营地,孩子们需要自己动手完成任务,因而独立性、动手操作能力得以被培养。一位家长分享道:“6岁的女儿参加完营地教育后,从内向羞涩变得敢于在众人面前跳舞表演。”尽管并非所有的孩子都会有这种程度的转变,但好的营地教育对于孩子的性格养成显然有一定积极作用。

尽管营地教育多为团队合作,可这并不意味着每一个个体会被弱化。相反,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孩子通过发现他人与自己的不同之处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是怎样的存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自我意识”。

比如,有的孩子很擅长表达,有的孩子则更喜欢倾听,当这两类孩子在同一个团队时,双方都可以比独处时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身上的特质以及这个特质在一个团队中可以扮演的角色。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孩子们会逐渐发现自己。

增强孩子的团队协作能力

团队相关的能力包括领导能力、沟通能力、执行能力、团队责任心等在团队协作时所必需的能力,站在人生长河的角度来看这些能力至关重要,但现在的学生受限于课业压力,这方面的能力往往得不到培养。而营地教育正是补充这一短板的强劲力量。

在营地中,孩子和年龄相仿的朋友们在一起制定目标、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需要自发主动地与团队成员沟通交流、分享意见、互相激励。在与团队成员“协同作战”时,孩子可以感受1+1>2的合作的魅力,体会到什么是责任心,收获团队成功的喜悦,有些孩子甚至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领导才能——往小了说,这些能力使孩子的人格得以更好地健全发展;往大了说,这些经历可以接上现有教育和社会需求的脱节。

中国/亚裔孩子参加美国营地夏令营应该注意什么?

中国家长往往会在送孩子进入美国的教育系统之前,让孩子参加美国营地夏令营,以期孩子能够体验完全的美式生活,在语言上也能更好的适应。但是,有一些问题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案例,上海的某双语学校与某YCMA夏令营达成了协议,使得YCMA在某一期一下子接受了该校30名小学4年级学生。整个营地的规模也只有300人。这些孩子的英语几乎是零基础,平时也不与其他孩子交流,抱团扎堆在一起,躲在自己的宿舍里,聊天、睡觉,对户外活动兴趣缺缺。同时,这些孩子的行为也给营地其他学生带来了困扰,让营地其他中国学生受到牵连而蒙羞。

原本有着良好理念的增长见识、培养团队能力和自我意识的活动,结果变成了走马观花的旅游,家长花了冤枉钱,景点也没看成,能力也没增长,可以说是白白浪费了两个星期,甚至让大家对中国孩子的印象大打折扣。

因此,家长在选择美国营地夏令营的时候,应尽量避免从国内组团参加,报名时应注意营内中国孩子的占比。“物以类聚”是人的天性,无需苛责,但为了能真正融入美式生活,和世界各地的孩子进行互动,还是选择中国孩子少一些的营地活动为好。

家长和孩子也要在临行前充分地了解美国的营地教育,而不是盲目地陷入在“碎钞机式教育”的怪圈中,觉得钱花下去了,就是好的。临行前做好功课、选择能够彼此帮助的合适伙伴、做好语言、心理等各方面的准备,是非常有必要的。

Tim在国内上小学5年级,英语水平有限,在好朋友的推荐下一起报名了两周的住宿夏令营。报名之后,在上海提前突击了一下语言,之后又提前5天到达美国,进行了5天的培训。

在入营前,Tim有些紧张,甚至在入营前一夜紧张到呕吐。我们把他送到营地后,对营地老师说明了他的情况,营地老师笑着说这是小 case,让我们放心把孩子交给他。

果然,Tim顺利地完成了2周的营地生活,并且在营地生活结束后,变得阳光开朗,不再是那个紧张拘谨的小男孩了。

YCMA的营地带队老师都至少经过了3年以上的培训。营地接受各种各样的学生,包括能力较差的、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等等。在这里,所有的学生都被一视同仁。在帮助自理能力较差、语言沟通有困难的学生方面,YCMA也有着一套完善的系统。无需担心营地的专业性。

另外,营地住宿地是小木屋,孩子需要自己整理生活物品、打扫宿舍,洗澡也在公共宿舍,有时间的限制。YCMA是全封闭的夏令营,食物和手机都被禁止带入营地。如遇特殊情况,将会由营地老师联系家长。孩子将会在营地中融入团队,离开家长独立完成活动。

整体而言,营地教育在美国已经是家喻户晓、得到全美家庭认可的教育方式。它能够在课外时间为青少年补充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帮助青少年成为更好的自己,并为个人的升学发展中提供支持。正如美国营地协会副主席Scott Brody先生所说:美国的营地教育发展成熟,成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补充,也为孩子们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营地夏令营,给与孩子的是独立能力的培养,让孩子在集体环境中学会更好地体谅他人、保护自己,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而不是把有限的青春局限在书本和课堂。在营地中,孩子们的团队协作能力、策划与执行能力都会得到空前的锻炼。以上种种,都能使孩子终生受益。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内容或图片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电话:15810334530谢谢!

分享到60.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