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访谈

专家说 | 从川西山村二三事谈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2017-03-31 07:30:00 点击数:

微信截图_20170330094956.png

解焱 

保护地友好体系发起人

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副研究员

微信截图_20170330095005.png

王琦

保护地友好四川项目负责人

19世纪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有一句名诗:“希望是长着羽毛的东西。”对于长久坐在城市水泥森林里的人来说,长着羽毛的希望都飞向了城市以外的地方。那里是满眼青翠的,是芬芳扑鼻的,是充满了虫鸣鸟叫的。那里是我们希望中的乡村。

微信截图_20170330095012.png

而满怀希望的人如果有一天走出城市,来到真正的乡村,他们也许会发现这里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美好。笔者正在四川成都西北部的一个山村工作,这里位于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边缘,又处在知名旅游景区周边。第一次来到这里的人往往会惊叹于当地的山路清幽,山泉潺潺。可是一旦在这里住下,慢慢地就会感觉到,山村里有一些异样。

微信截图_20170330095151.png

首先,青山绿水美如画,却少鸟种居其中。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本是世界温带地区物种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这个地区本来应该能见到超过200种鸟类,可是这个乡村的青山绿树之间,能见到的鸟只有最常见的后院鸟类40来种,几乎只是正常情况的1/5。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仔细研究一下当地植物就能明白。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面积地砍树,村子周围原始森林砍伐殆尽,九十年代末退耕还林政策虽然开始落实,但是实施过程中往往各家各户在田间靠近房屋的地方种植单一化的经济作物银杏树。

原始森林区域和退耕还林区域没有任何连续性,两种林地间植物种类差异巨大。银杏林现在已经长大成材,可是树龄单一、树种单一,绿是绿了,但是这样单一化的人工林却吸引不来更多的动物。单一的森林就如同寂静的春天,它不是吸引人的美景,而是诡秘的环境。

微信截图_20170330095205.png

其次,山泉潺潺经过山村,可是村里人从来不下水戏水。山村有一条天然溪水从世界遗产地核心区流出,当地人叫这条河“洗脚河”,可是名为洗脚,笔者在村里多日却不见本村人下水。为什么会这样?原因也简单,非不愿也,实不敢也。沿河两村接近20个组,都是临水而居,曾经家家户户务农,各家的生活厨余,大多自然堆肥,用在各自的田地里。可是最近10年的乡村改造,大量的农业用地被置换成建设用地,现在农民离土而不离村,生产方式并没有城市化,生活方式却变得和城市社区一样,大量垃圾污水直接通过社区和简单的处理排入洗脚河。

最后,乡村里家家户户都还有些竹制的器具,但是已经没有人会编。这里的山村本是产竹子的地方,家家都有些竹编的器具,小到煮米汤的竹笼,大到背娃娃的竹背篓。可是村里的年轻一辈已经没有人会做竹器了。

微信截图_20170330095214.png

笔者问一个背着竹篓的妇女,这个东西坏了怎么办?她笑着回答:“到镇上买个包包呗。”竹器只是一个缩影,山村里的其他传统工艺也像竹背篓一样,现在就算还没有完全消失,但是也已经渐行渐远。村子的灵魂不是风景,也不是生态环境,而是村里的人。而人的生活中所承载的传统和文化又是这个村子的根,没有了这些根,乡村的灵魂就只能是孤魂野鬼了。

笔者已在这个山村生活了半年,享受着舒缓、恬静的乡村生活,同时也在重新品味那些乡村里的异样。而渐渐地,那些异样背后共同的东西呈现出来。

微信截图_20170330095238.png

首先是乡村的社区化改造疏远了村民对土地的感情。自2008年这个地区遭受地震开始,外部世界的资本随着联建房政策进入山村。开发商出资,为原本分散居住的村民修建了集中安置的小区,村民以前住在自己承包的土地周边,现在则集中住在村组所在的楼房里,住得高了,却距离自己的土地远了,而原本的土地中的一部分被开发者置换成了建设用地。

外面的人盖起了别墅、围墙,村民原来自己的种着蔬菜、粮食或者林木的地破碎了,遥远了,村民对土地的感情也发生了变化,除了一些老人以外,很多人不再每天打理田地,田里随随便便地种着一点速生的林木。这样田地产出降低了,村里人对土地的感情也渐渐地冷淡了。

于是,一系列的变化发生了,农余厨余的有机物被不再循环进入土地而是直接倾倒在了河里。这时候,污染开始了。

微信截图_20170330095249.png

田地的产出下降,让更多的村民离开乡村,年轻人读书后不愿留在村里,青壮年劳力也到附近主要大城市打工,村子里的活力越来越低。村庄里的家庭结构开始发生变化,笔者所住的一家,19岁的孙子在苏州打工,39岁的妈妈在深圳,41岁的父亲在村外的风景区开面的招揽生意,而村子里大多数时候只有年过80的爷爷和奶奶住着。这样的现象在村子里非常普遍,和许多研究乡村的同人通常所说的“38(妇女),61(儿童),99(老人)”不同,大多数时间,只有“99”留守在村子。比如笔者亲眼见证村子里的7组的4次村民会议。这个有着39户人家157口人的村组,每次开村民大会,到场的几乎都是5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而更重要的变化是来自新村民和旧村民的隔阂。新村民是那些购买了开发商的建筑项目,到村里居住的人。他们或者在夏天来村里住上两三个月,或者周末的时候进村,周一离开村子。新村民来村里,只是享受那部分最好的景观和环境,除此以外与旧村民并没有更多的接触。

微信截图_20170330095257.png

这像一层无形的玻璃墙,在同一个空间里把人群分开到两侧,新村民无法帮助旧村民发展和进步,而旧村民也没有把山里那些与众不同的传统真正展示给新村民。这种隔阂的产生并不奇怪,但是却至为可惜。因为当外部世界进入乡村时,本来应该是推动乡村进步的最好机会,可惜的是这种机会在笔者所处的乡村却没有出现。

归根结底,我们提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其实就像是说一个健康的有机体的生长和发育。它需要从外部环境摄取能量,继而需要消化、吸收这些外部的能量,进而把外部的能量转化为自身的积累,最后还要利用积累的能量提高自身适应环境的能力。当外部力量越来越多地进入乡村,如何维系乡村的灵魂,也就是村民对乡村的热爱,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交流、融合、创新才能成为可能。

本文来源于《一起去乡创》

让美丽乡村的美好愿景更好的落地!

从我们当下来看,乡村复兴、精准扶贫、全域旅游这三个关系到国计民生、消费升级、产业生态的重点领域,都可以通过乡创模式的普及取得重大突破。我们也希望更多的优秀人才通过这本书能够洞悉未来的趋势,加入乡创的队伍,以乡村为载体,运用平台思维,在实践中见证中国乡村的变化。

来源:露营天下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内容或图片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电话:15810334530谢谢!

分享到60.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