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访谈

王世刚:滑雪产业与营地教育的融合方式

发布时间:2018-03-15 08:22:00 点击数:

自2015年北京、张家口成功申办冬奥会以来,中国的滑雪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刚刚结束的平昌冬奥会,让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到这个政策加持、资本青睐的产业上,前途似乎一片光明。根据《2017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统计,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滑雪场数量已经达到703个,同比增加8.82%。作为天然的场地方,营地教育行业如何与滑雪产业相融合?

王世刚演讲实录:

我是在2014年接触到营地教育的概念,这几年一直致力于研究营地教育与户外运动的结合,我发现进入这个领域之后我很快就融合进来了。

我们太舞目前在营地教育方面还是“小学生”,还需要更多的学习,今天分享的仅仅只是滑雪产业和营地教育相融合的一些研究。今天我准备了三个话题,第一,行业解读。第二,跨界融合。第三,太舞是怎么理解营地教育的。

行业解读

这个图表是来自滑雪界的专家统计数据。儿童滑雪度假及培训市场份额逐步提高,从2004年170场的滑雪场数量来看,这个数字增长还是很快的。

再来看雪场的分布。2012年到2016年增长超过了100%,场馆的增多意味着更多的人可以接触到滑雪运动。同时投资体量增大和单季经营的矛盾也增加,在柱状图当中可以看到华北的滑雪场和西北地区的滑雪场增长速度比较快,也就意味着未来这两个地区雪场的竞争会更大。当然对于营地教育来说,尤其是组织冬令营、夏令营的机构,营地的数量也会更多。

我们看到滑雪人次的发展历程,10年间滑雪人次增长了300%,这些数据实际上是描绘了市场的“蛋糕”有多大。

我们来看看滑雪教练数据的统计。目前滑雪教练的基础文化水平偏低,国内没有完整的儿童滑雪教学体系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壁垒,其中教练是最关键的因素。超过50%的教练了解滑雪运动,能够从事教练工作的大部分是高中或者中专学历,这对于未来滑雪运动、滑雪产业和营地教育的结合,实际上是有影响的。但同时也表示我们有更多的机会来培育这些教练成为营地的营长或者营地导师。

目前我们知道一些专业从事滑雪营地的机构能够自带教练,但是像广大南方地区的营会活动是不具备滑雪教练资源的。

我们来看看滑雪营的发展。其实我是比较专注于滑雪营的,2010年以前滑雪营是没有被普遍认知的。2010到2013年,滑雪营处于摸索阶段,这时候市场鱼龙混杂,有很多的私人教练,他们自己从事过教练职业,自己在网络上发布一些活动,开始招募这些孩子,实际上他们不能提供安全的、体系化的教学,只能是带着孩子在雪面上走个五天、七天这样。

2013年到2015年,滑雪营快速增长,营地教育冬令营进入滑雪领域。更多的人开始以五日营、七日营的方式让孩子走进滑雪场,更多的是关注经济利益,一个孩子收五六千元的费用,利润就会提高,一学期有一千个孩子报名,可能收入就很可观。但实际上真正想做到高品质的滑雪营,在2013年和2015年之间还是属于探索和摸索的阶段。

2015年到现在,实际上滑雪营和营地教育结合非常紧密了。我从事滑雪行业十几年,也是2014年去了解营地教育,实际上和营地教育相结合是从2015年开始的,包括课程、产品、教练等内容。

跨界融合

这个柱状图显示了崇礼地区近几年的滑雪营增长趋势。2014~2015年雪期的时候只有800个孩子来参加,2015~2016年雪期的数字是2380,2016~2017年是5625个孩子,2017~2018年的雪期预计整个地区有8000个孩子,这都是保守估计的,光我们太舞今年参与各类滑雪冬令营的孩子就超过了两千一百个。

以我接触营地教育这两年的经验来看,冬天的时候南方很多机构是不开营的。那么相反,站在滑雪场发展的角度上,滑雪度假村单季经营的困惑,也因为营地教育行业的进入和融合,发生巨大的变化。我的滑雪度假区有个新的业务,可以使得我们的夏天也能够经营,甚至实现四季经营和可持续经营。数据显示,全国滑雪场夏季歇业的会达到93%,只有7%是地处比较好的景区,夏天才可以经营。

哪些方法可以对滑雪场的发展起到促进和帮助?首先是开展夏季营地活动,让滑雪场四季持续经营成为可能。而儿童器材装备需求的激增,也为行业注入活力。还有儿童滑雪教学规模化和青少年职业滑雪训练的常态化,这个我也深有感触,今年由于冬奥会和政府的重视,以北京为例,北京的东城、西城、朝阳,都有青少年训练队来到雪场进行训练。

当然教学的规模也发生了变化,这两年大家都知道有些专业的滑雪训练营和培训营出现了。从滑雪设备上来讲,营地教育其实也激发了滑雪产业对儿童设备、儿童器材、设施创新的动力,儿童的滑雪装备与成人相比会有些区别,有它的专属性。

随着两个产业的融合,我认为人才是最大的一个突出点,营地导师、夏季运动教练和滑雪教练将实现“技能合体”,滑雪儿童教学将逐渐融入营地教育之中,营地教练将成为一种长期职业。教练到我们的雪场工作,无非就是挣钱,冬天在雪场打完工之后就回到原来的地方去从事其他的行业,有点像快闪的行业。但一旦营地教育进来之后,我们的教练其实在夏天也可以当户外教练和营地的导师,这对我们整个教练行业有很大的帮助。现在严格意义上滑雪教练不能算成是一种职业,不足以让教练一年四季养家糊口。

营地现在是千亿级的市场份额,但两大产业未来的融合从而促成万亿级市场,这种可能是会出现的。它们之间的融合会让营地的规划、设计、建设等方面产生很多的新课题。比如说做一个滑雪场的时候是不是要考虑夏天,夏天要给孩子提供怎样的场所、设施、运动流线,还有装备、设施、建筑、空间等等。运营服务、信息技术和专业培训的融合,就是未来行业的新生态。

太舞与营会的融合

太舞是在2016年的时候就确定了战略方向,包括和很多的合作伙伴签订了战略协议。我们对于营地教育的理解是这样的,在营地中接受体系化教育才是营地教育的根本。滑雪其实是没有进阶的,是没有教育体系的,都是靠一些户外老师、户外教练设计的课程来做,至少在我们雪场是这样的,我们认为这是后期发展的方向,要仔细地去研究它的进阶,里面的课程应该怎么来设计。

太舞在2017年确立营地教育经营战略定位,并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国际山脉营地平台,在户外、滑雪、艺术等多方面向营地教育社会机构、学校、政府乃至普通家庭开放并提供丰富的营地教育产品。

这里有四大项,自然学校、户外和兴趣,这是从课程和结合自然山体来做的,还有文化与艺术、国际化标准,这都是我们研究的方向。在太舞有很多设施是为孩子进行设计的,包括小剧场、儿童餐厅等,滑雪的区域也是专享的,因为孩子比较多,明年会把雪道改造的更大一点。

太舞将滑雪或户外营地的课程体系化,形成进阶模式。我们建立学员档案,记录孩子们的每一堂课,并对他们学习的进程进行级别测定。同时,也记录孩子平时的生活表现和心理表现。

探索、玩乐、体验、兴趣、修养,这是我们希望滑雪营可以带给孩子们的东西。滑雪的体验感非常深刻,因为挑战不同的坡度有不同的心理感受。

孩子初次滑雪可能消耗的体能会非常大,我们设计课程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孩子的接受程度。户外运动肯定有受伤的情况,因此上午两个小时,下午两个小时,其他的时间用其他活动填满。

这有一个细表,是我们内部对滑雪营的安排,细化到基本上半小时一个档,都会有内容去让老师执行。红色部分是教练的,白色部分是生活老师的,这里面有大量的衔接工作。最终我们是希望形成标准化的流程,大家知道只有标准化才能产业规模化。

实际上我们的目标不是为了自己去做营地教育,因为营地教育在国内是刚刚起步,时间不长,我们希望打造一个大的平台,让更多在座的专家,更多领域内的老师进到这个平台里来,我们有的是营地,有的是对营地教育的渴望和理解,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帮助我们一起在营地教育当中成长起来,也更好地把这两个产业结合起来。(本文根据太舞滑雪小镇副总裁王世刚在“中国营地教育跨界之路”第二届营地教育高峰论坛上的演讲整理而成)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内容或图片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电话:15810334530谢谢!

分享到60.6K